“谁在发展电动汽车方面走在前列,谁就掌握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导权。”在由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主办,深圳市清新电源研究院、深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联合承办的“2021第二届先进电池材料集群产业发展论坛”上,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作了《碳中和下的锂电和电动汽车发展》的报告。
大国不遗余力发展电动汽车(图源自墨柯提供)
他在会上做出预测:2021年中国锂电池需求总量将达到213.5GWh,2022年将会达到285.5GWh。且2022年磷酸铁锂电池的总需求将会超越三元电池。“锂电市场远景空间无限大,规模预计接近40TWh,锂电池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已经到来。”
碳中和的核心逻辑是大国竞争。墨柯表示,第四次工业革命悄然开启,核心就是科技革命和新能源革命的结合。科技革命的重点在于万物互联,世界正处于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科技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全新时代。新能源革命的重点则在于实现碳中和。
“双碳”目标下,人类文明的两大基石:能源和交通,都要实现零排放。“除了核电、水电之外,其他清洁能源均要用到储能。电网的削峰填谷、调功调频等也要用到储能。”墨柯指出。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产生的碳排放量经测算为97.2亿吨,人均超6.72吨。
墨柯表示:“电动汽车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最佳切入点,也是交通领域零排放的最重要抓手。”电动汽车KWh级动力电池系统技术的成熟应用,是MWh级储能动力电池系统技术开发的基础。储能大发展是工业智能化以及实现碳中和的基础。
他进一步深入分析到,对于我国而言,发展电动汽车的意义还在于摆脱石油对外依存度。据悉,2020年国内原油产量为1.95亿吨,同比增长1.6%;原油表观消费量为7.36亿吨,同比增长5.6%。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3.5%。
在我国的电动汽车市场中,乘用车占比从2016年的61.9%一路提升到2021年前三个季度的95.1%。电动重卡及其他品类的电动车已到临界点,不久将大规模发展。这些都得益于电动汽车成本不断下降的同时,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升。据悉,电池的pack成本下降了90%,能量密度则提升了125%。
电动汽车市场结构
“二次电池是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碳中和的基础条件,锂离子电池是二次电池的现在和未来。”2020年,中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达到2.7GWh;美国达到了3.5GWh;欧洲达到了3.2GWh。全球合计超过了10GWh,而锂电装机累计到达了8.5GWh,占比88%。
墨柯指出,目前锂电市场发展存在三大特点:消费市场已经非常成熟、交通工具市场在大发展以及储能市场已经开始启动。
据悉,2021年1-9月,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装机总量为93.4GWh,同比增长172.6%。磷酸铁锂电池装机总量为39.6GWh,同比增长277.1%,占比42.4%;三元电池装机量为53.5%,同比增长127%,占比57.3%。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近两年全球物价上涨,锂电池成本也水涨船高。据统计,锂电池成本目前实际涨幅在30%至40%左右,如果用材以2020年6月市场行情计算,电池成本涨幅或高达60%-70%。
对此,墨柯给出三大建议:首先,各级单位应根据工信部出台的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动力电池资源供应,缓解需求紧张问题。;其二,主管部门发布供求总体数据,上市公司披露更多的相关供求数据,让更多的信息传导到市场;最后,行业需要有一个真正起作用的领头羊协会,加强企业间沟通的同时协助主管部门更好地工作。
中国锂电市场需求预测
他预测,2021年全年锂电池需求总量将达到213.5GWh,2022年将会达到285.5GWh。且2022年磷酸铁锂电池的总需求将会超越三元电池。“锂电市场远景空间无限大,规模预计接近40TWh,锂电池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