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电池集群人物丨叶思宇院士:海外打拼30载,花甲之年回国搞创业
2020.10.20

 

 

 


2018年,叶思宇荣膺加拿大国家工程院。就在这功成名就的时刻,他却出做出一个令人意外的选择——从全球最顶尖的燃料电池研发和生产企业巴拉德退休后,只身回国搞创业。

 

 

01

艰苦求学:与氢燃料电池不期而遇

 

 

 

 

02

海外追梦:奠定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基础

 

 

 

 

叶思宇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2017年前后,就在叶思宇在海外为氢燃料电池产业不断挥洒汗水的同时,他的故乡也迎来了氢燃料电池发展的历史机遇。这个历史机遇不仅被商业嗅觉灵敏的资本界看到,也被一直心系实业发展的企业家们一把抓住。

2018年,在海外闯荡30年并打下一片天地的叶思宇毅然回国。
他内心还有一个迫切想实现的梦想——膜电极自主化。这个梦想也是他已合作多年的创业团队成员们的追求。

众所周知,膜电极由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气体扩散层构成。虽是集成,但膜电极由超过12种不同的核心材料组成,其产业化的难点之一就是核心材料的筛选,其次是制成工艺连续化以及工程验证。

膜电极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场所,是燃料电池技术的核心环节,其成本占燃料电池电堆总成本60%以上。

告别共事20年的同事,叶思宇带着复杂的心情回到阔已久的厦门大学,这里有当初为他指明人生方向的恩师,也有同样成就显然的师兄弟。

看到自己的爱徒荣归故里且准备报效祖国,年迈的田昭武院士很是欣慰。而来自恩师的认可也成为叶思宇继续奋斗的动力。


加入鸿基创能这个创业团队后,叶思宇立马全身心投入国内氢燃料电池产业的新技术研发中,特别是膜电极这一核心材料。

关于膜电极,叶思宇一直称之为氢燃料电池的“芯片”。他表示,一方面膜电极的技术门槛较高;另一方面,膜电极在整个燃料电池系统中所占的成本比例高。如果该领域没有实现自主掌握而长期依赖进口,国内氢燃料电池产业不仅成本上有压力,在产品迭代、技术升级上也会越来越落后,整个产业必将受制于人。

据叶思宇介绍,自回国后,他便带领团队开始了新一代膜电极产品的研发,以期在保持性能和适当提高电池寿命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成本。新一代膜电极产品铂金载量将进一步下降,之后还会有更新一代的产品被继续研发出来。


“目前来看,中国的氢燃料电池膜电极在产能和质量上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叶思宇对膜电极自主化这一使命执行得坚决又彻底。

2019年两会中,国家总理李克强将发展氢燃料电池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9月21日, 国家五部委发布了“以奖代补”的政策,极大地增强了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无数奋斗者的信心。

对此,身处初创团队的叶思宇也有所感慨。“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但这是一个大产业,像中国这样的大政府才能更好地推动。”

最后,心系膜电极自主化的他再次坦言:“希望国家能够大力支持这个方向,引导资本对氢燃料电池更加敏感,再通过市场来助推行业迅速发展。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产品要想真正实现自主化,在初期肯定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个人介绍】

叶思宇博士是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在电化学尤其是燃料电池领域具有30余年研发和产业化经验。是国际公认的燃料电池电催化和膜电极首屈一指的领军人物,为现代燃料电池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1982年在厦门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后,师从田昭武院士和钱人元院士;1988年在厦门大学获得电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受邀加入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任高级研究员;2002年被破格提拔为首席科学家。

现任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广州大学黄埔氢能源创新中心主要负责人和首席科学家、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和首席技术官。叶博士拥有50多项发明专利,并在世界一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他同时还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的兼职教授或者名誉教授。

2018年回国后,积极推进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担任广东省省长经济顾问,广东省政府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咨询委员会燃料电池汽车领域专家组组长,广东省氢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云浮分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致力于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